推广 热搜:

中考语文的这个容易见到题型,曾是“全卷最难”,将来或是“常客”,如何解?

   日期:2025-06-27     来源:www.vs2358.com    浏览:567    
文章简介:今天,大家将聚焦中考语文中的容易见到题型——“词汇”表现力,这种考试试题得分点多,但在往年考察中,考生得分都不太理想。怎么样找寻理解剖析的突破口,来看程羲老师的复习想办法。

今天,大家将聚焦中考语文中的容易见到题型——“词汇”表现力,这种考试试题得分点多,但在往年考察中,考生得分都不太理想。怎么样找寻理解剖析的突破口,来看程羲老师的复习想办法。快点学习、珍藏、推荐给身边的考生吧!

一字传神——从2022年中考第16题看“词汇”表现力

教程与命题专家    程羲

2022年上海中考语文第16题是个容易见到题型,考试知识点是“语言表现力”,具体考查的是“词汇”表现力。考试试题如下:

    原文:

    ⑤我眼前又浮现了一个画面。冬季的北海道滑雪场,我跟你母亲都非常担忧:天黑,山高,林深,雪厚,你才首次拿起雪橇呵!好久好久你都没在滑道上出现,但后来你终于来了,居然像一只轻快的小鸟一样从山上飞下来,大家终于都放手心来。除去庆幸,更为你感到骄傲。你是非常有潜力的,学东西也厉害,大家的担忧可能都是多余的。无人能确保每件事都成功,在自我尝试中学习是青年根本的成长方法。目前你真的成了一个男性,勇敢,自信!相信你以后必然会走得更好,走得更稳,会从更大的天地得到更多的能量,变得更强大,更自信,同时也更高兴地生活在将来的世界上。

    题目:

    16.剖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“飞”的语言表现力。(3分)

    答案:

    16.(3分)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将儿子比作小鸟,“飞”字描写了动作,生动形象地写出儿子滑雪的轻快、熟练,表现出儿子学习新事物之快,与“我”看到儿子滑下来时虽感意料之外,但又十分欣慰、自豪。

1、回顾颇有困难程度

这一考试知识点的考试试题在20年来多次出现,呈现形式多样,涉及多个语言点。近年来出现语言表现力的题目都有相当的困难程度:2015年的第20题位列当年第8难,2017年的第23题更是当年全卷最难点,2019年第20题位列当年第2难,2021年第19题位列当年第3难(具体见下表)。从考查结果看,得分状况都不非常理想。无论从教学的角度,还是从应考的角度,这些考试试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。

上海近年中考语文“语言表现力”考试试题有关数据统计表

中考语文的这个容易见到题型,曾是“全卷最难”,将来或是“常客”,如何解?

只不过今年得分率应该会高不少,主如果本题分值只有3分,而得分点却不少。剖析这道题,大家要更多关注答案获得的合理性,进而获得“词汇”表现力剖析思路的一般办法。
2、剖析答卷有法
为何这道题的得分点会这么多呢?由于这道题考查“语言表现力”的语言点是“词汇”,答卷时要考虑的角度不少,一般要考虑词汇本身、所在句子、所在段落和文章中心四个方面。第一个角度:本词。感觉到“飞”这个字很了解吗?在哪儿出现过?

我到了自己家里的房外,我的妈妈早已迎着出来了,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。(鲁迅《故乡》)

这句中的“飞”运用了比拟中的拟物(把人当作物来描写)的修辞手法,表达了一种愉快的、迫不及待的心情,形容宏儿的活泼、喜悦。加上语序的特殊处置(普通的表达语序应该是“宏儿飞了出来”),这里用动宾短语更突出了宏儿的喜悦与迫切的心情。

好久好久你都没在滑道上出现,但后来你终于来了,居然像一只轻快的小鸟一样从山上飞下来,大家终于都放手心来。

本句中的“飞”字,单纯从词汇本身来讲,也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,表现出“你”滑雪“自由、迅速、轻盈”的特征。

第二个角度:本句。从“飞”字存在的句子来看,用“像一只轻快的小鸟一样”来限定“飞”,表明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中的明喻(不再是拟物了),生动形象地表现了“你”滑行动作的“轻快”——姿态轻盈优美、动作自由舒展、速度极快。比喻是依据两种事物一样的特征,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办法,而比拟的需要重点在模拟,并不求其相似。这里追求的是神似,更有画面感。“居然”突出出人预料,十分出色。前一个“终于”表明等待看到“你”出现的时间之长,呼应“好久好久”,后一个“终于”表明等待时焦急担忧的时间之久。

第三个角度:本段。以前后句之间的关系看,这一句表现的是“我跟你母亲”的意料之外之惊喜。“你”首次滑雪“我跟你母亲都非常担忧”,但见到“你”“像一只轻快的小鸟从山上飞下来”,“除去庆幸,更为你感到骄傲”。这让我认识到“你是非常有潜力的,学东西也厉害”,而“在自我尝试中学习是青年根本的成长方法”。

第四个角度:中心。作者选取这一印象深刻的画面(或场景),意在表现“我”对儿子敢于尝试品质的赞赏,抒写“我”见证儿子成长的喜悦和美好,并希冀儿子“变得更强大,更自信,同时也更高兴地生活在将来的世界上”, 走向外问世界更广阔的天地,创造更美好的生活。从这四个角度答卷,答案就会非常丰富且厚实了。解答这种考试试题,第一,要立足整体理解文章。这是做好“语言表现力”考试试题的首要条件和基础。

在正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,然后再来剖析、鉴赏“语言”运用好在哪儿。

第二,要找好“语言点”并结合语句剖析其具体体现。

“词汇”是语言点之一,除此之外还有修辞手法、句式、标点符号等。其实,本文选入考卷时有改动,本句原来用的是“滑”字,趋向写实,改为“飞”字,突出其“身形轻盈,动作舒展,姿态优美”,看上去更为灵动、传神,可谓改一字而境界全出。

3、展望成为常客

“语言表现力”这一考试知识点初次出现于《2015年上海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手册》,《2022年上海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》进一步需要:“2.7  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、容易见到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,表达我们的感受和见解。”这个考试知识点富有生命力的根本缘由是“语言”在语文课程中的不可替代的要紧地位。

语言不只承载着思想感情,而且还含有思维、审美和文化。作为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的“语言运用”,在2022年新版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》中如此表述:“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,通过主动的积累、梳理和整理,初步具备好语感;知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征和运用规律,形成个体语言经验;具备正确、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,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交流;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,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备深厚感情。”

语文课程中的“语言”不止是社会的理性语言,更是语境中的言语和优质的母语语感。大家目前语文教学的方法,就是通过别人的言语(含有个人理解体验的,是具体的)作品,来提升学生的语言(同一社会群体一同学会的,其意义是概括的)能力。考试就是对学生这种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测试。

可以预见,将来的中考试题中,考查语言表现力的题目将会成为常客。

 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